来源:齐鲁网
2025-01-10 22:05:01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0日讯 1月10日,在泰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小君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泰安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双赋能方面的主要成效。2024年,市发展改革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服务业规模壮大、结构优化和质效提升,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总量规模稳步增长,贡献能力显著增强。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73.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0.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9%,分别比2023年提高1.9个、1.2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670.7亿元,同比增长3.9%,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服务业税收累计完成110.1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全市1.8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的43.8%。
二是市场主体快速壮大,发展后劲更加充足。坚持企业主体地位,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一线送政策、问需求、搞服务、促发展。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总量突破600家,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三年翻番的目标任务;2024年前11个月,实现营业收入338.5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持续高于全省、全国水平,始终保持全省前列,56家企业营业收入已过亿元,较上年同期新增15家。
三是产业体系向新向优,赋能水平持续提升。围绕赋能新型工业化,助力制造业扩容增量、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规上现代服务业活跃发展。2024年1-11个月,规上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0.0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合计占比达58.8%。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新兴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7.0亿元、16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9.9%。金融业支撑有力。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871.62亿元、4991.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7%、12.43%。2家企业在纽交所、北交所审核,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供应链金融贷款余额近60亿元。交通运输业稳中有进。全市道路、水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泰山内陆港获评多式联运“一单制”省级试点,兖矿泰安港公铁水联运物流园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京杭运河柳长河段“三改二”工程实现通航,长鑫物流荣获国家5A级物流企业。
四是纵深推进载体建设,支撑作用愈发显现。深入实施市级载体培育工程,在对去年首批认定的9家集聚区、10家创新中心进行效益评估、优化提升的基础上,新认定集聚区4家、创新中心6家。其中,集聚区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核心业务占比71%以上。调整充实市级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102个项目完成投资160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投资计划。
五是资金争取实现突破,助企发展成效明显。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新增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家、创新中心2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2个,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2个、服务业专业人才1人,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全年争取上级资金占全省服务业扶持资金总量的12%,总额和占比双双实现历史性突破,带动项目投资20.5亿元。
2025年是现代服务业三年攻坚行动的收官之年。泰安市发改委将以提升服务业贡献度为核心,围绕构建“1141”产业体系,实施好载体培育“1236”工程,加速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推动服务消费扩容升级,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程志 泰安报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8-8883222,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8-6991577,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