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泰安:非遗“秀”虎 “萌虎”面塑演绎指尖上的艺术

来源:泰安日报

作者:

2022-02-11 09:51:02

虎跃山河壮,春来日月新。今年是壬寅虎年,走进2022年,“虎”字承载了人们的许多美好祝福。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纷纷“秀”出“虎”态,将非遗文化与创意创新融合在一起,让非遗展现出独特魅力。

非遗“秀”虎 演绎指尖上的艺术

9日,在泰城通天街泰山石家面塑第七代传承人石洪令的“泰山面塑”工作室里,石洪令正忙着制作面塑虎摆件,只见她拿着面塑刮刀精心修饰着虎头细节,随着手中的刮刀轻抿慢压,一只只喜庆又可爱的老虎渐渐显现而出。

这些老虎或憨态可掬,或顽皮可爱,有的头顶金瓜,有的吐舌弄鱼,有的背上花开朵朵,有的寿桃压顶。在石洪令的手指下,这些面塑老虎呈向前跑动状,形体简约,上色后面部五官生动,圆睁的眼睛、翘起的尾巴和圆圆的耳朵,动感活泼的造型透出呆萌又不失文化感。

“今年是个好年,我把布老虎、剪纸等一些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到面塑中,将红、黄、蓝、绿、橙、紫等高饱和度鲜艳的色彩进行撞色搭配,让这些作品的形象更鲜明、生动、活泼。”石洪令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最泰安全媒体的记者,每个萌虎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征,如头顶金瓜寓意虎年发财,头顶锦鲤寓意年年有余,背上有鲜花的寓意花开富贵……她在创作这些面塑的时,也想为大家送上美好祝愿,带去好的寓意。

创新发展 小面团塑造百态人生

据石洪令介绍,泰安石家面塑始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石家面塑精巧逼真,制作时主要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通过揉、搓、迭、捻等多种手法塑出基本形态,再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剪、点、捏,使其特点突出、气韵尽传。作品面塑风格多样,有的古朴自然,以拙见秀;有的细腻精巧,惟妙惟肖;有的则运用夸张,大胆变型,匠心独具,自成一格。“传统的面塑也称为‘面人’,主要以传统故事中的经典人物为主。随着时代发展,为了满足更多元化的需求,我们也在不断努力创新创作新的形象,从人物到动物、植物、建筑等,都可以通过面塑来展现。”石洪令说。

虎虎生威的萌虎造型里积淀着非遗人的智慧,虎头虎脑的可爱中蕴含着匠心的巧思。除了这些萌虎,近年来石洪令还悉心创作了古装仕女系列,造型优雅恬静,色彩明艳清雅,质感细腻,裙袂飘飘,神采飞扬,将东方女性内敛、高贵的古典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打破陈规 让非遗“活起来”

在石洪令的心中,石家面塑虽然姓石,但它更属于国家和民族。石洪令颠覆了家族200年来纵向传承近亲传承的陈规,以践行横向传承的方式培养人才梯队。

2000年,石洪令编撰完成了“小巧手面塑”课程大纲,在全市推广,并成为山东省面塑教学范本,之后在泰安市各大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广泛传授面塑技艺。近20年来,授课人数达35万人次,并多次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公益服务。2017年8月,石洪令又注册成立了泰山面塑文化艺术研究院。受山东艺术学院委托,泰山面塑文化艺术研究院于2018年,连续举办了两期山东省非遗面塑传承班,为省内100余名学员进行了面塑培训

“所谓的‘泰山石家面塑’只是一个称号,事实上它是属于国家的,因为任何的非遗文化都是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国家的繁荣昌盛是基础,国家的大力保护与推广是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下去的重要条件。想要把这门传统手艺发扬光大就得打破传承的禁锢,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地创新,获得更多人的喜爱,才能更好地传承。”石洪令说,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也越来越被重视,未来非遗文化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 摄影记者 司刚 实习生 晋荃】

[责任编辑:杨凡、孙淑燕]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8-8883222,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8-6991577,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