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安日报
2024-04-12 15:38:04
绿皮黄瓤、黄皮红瓤、黑皮红瓤……走进位于东平县彭集街道设施农业西部片区的西瓜示范棚,一个个颜色不同、品种各异的小西瓜吊挂在翠绿的藤蔓上,让人垂涎欲滴。大棚旁,一个个数字化智能应用监测设备24小时监测西瓜实时生长情况以及气象、土壤、水质、虫情等数据,兢兢业业“守护”着这片土地。
彭集街道沙性土壤多,一直都有种植西瓜的传统。过去种瓜,都是露地种植,一年一茬,而且种植品种单一,长得慢,上市晚,卖不到好价钱。2022年以来,彭集街道把农业设施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推动以大棚西甜瓜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与山东农业大学、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等高校院所权威机构开展合作,建设标准化智能温室种植示范大棚6座,开展彭集精品西瓜优良品种试验、示范种植。
欢乐童1号、圣嘉1号、金佳蜜、掌中宝……一个示范棚占地面积3亩,栽种不超过5000棵西瓜,却有20多个品种。
“建设示范棚是为了试验选取适合彭集土地栽种的优良品种,我们会总结品种适应性与种植管理经验,再着力推广适应性强、附加值高的新品西瓜,提升西瓜产业竞争力,帮助瓜农增收致富。”东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彭集街道(滨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屈克志介绍,目前彭集所种植的西瓜主要是京美2K西瓜,按照一根藤只留一个瓜,一个瓜重4斤左右,一年种两茬瓜,上市后一斤6元算,一个棚一年可产近4万斤西瓜,产值在20万元左右。
先进的农业设施是增产增收的科技保障。为了对大棚内蔬果种植实现智能化控制和决策,彭集街道还建设了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为6座示范大棚配套田间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田间工程、附属设施工程,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肥水、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病虫害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及时调控,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测、管理和控制。种植户点开智农通App,就可以实时查看棚区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根据棚内的数据变化,还可以远程调控棚内风机等设备,随时对棚里的环境等进行调节。通过系统将数据与标准指数进行比对,种植户还能获得最优浇水、施肥、采摘方案,真正实现了“云”种菜。
“通过‘物联网种地’精确把关,每亩西瓜棚可增产20%,节省用工费用3000元,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得到平衡,确保了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屈克志说。
季春时节,彭集街道设施农业东部片区种植户赵灿灿种植的大棚西瓜迎来丰收。一排排郁郁葱葱的瓜蔓蜿蜒而上,一个个碗口大的西瓜吊在瓜秧上圆润喜人,工人穿梭棚内,选瓜、摘瓜,忙碌中难掩喜悦。
现在成熟的西瓜品种名叫“红香秀”,俗称“小糖丸”。瓜如其名,成熟后的西瓜个头小、甜度高、果皮薄,果肉细腻多汁,是近年新培育出的无籽西瓜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从成熟期前一周,就有无数外地商户蜂拥而至,提前预约采购。
赵灿灿是彭集街道裴寨村村民,去年大棚建设完成后,她和丈夫一起承包了12个大棚,自主建设了4个大棚,还与其他村民联合承包了26个大棚。“西瓜今年我们种了5个棚,每个大棚最低产出2万斤,目前市场价格在6块多一斤,去除成本,每个棚至少净赚8万元。”赵灿灿告诉记者,“小糖丸”瓜如其名,个头小糖度高,最高时糖度可达18,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巧打时间差,是彭集街道做大西瓜市场的一个高招,当很多地方的西瓜还在沉睡之时,住着温室大棚的彭集西瓜已悄然抢“鲜”占领市场,从每年4月到7月都有西瓜陆续成熟,可以持续供应市场,出现了瓜市“淡季而不淡”的旺景。
酒香也怕巷子深,拥有品质好的农产品,并不意味着能占领市场,如何让农业品牌叫得更响、传得更远?彭集街道在探索发展设施农业、推动品牌农业建设过程中,想到了用文创思维重新认识、激活、塑造乡村。彭集街道联合GQStudio(原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团队)共同打造了本土特色农业IP——“彭彭”,“彭彭”原型取自京美2K西瓜,成为彭集街道特色农业的代言人。
彭集街道还建设了西瓜博物馆,博物馆以西瓜为主题,设置西瓜品种展示区、西瓜百科墙、西瓜产品展示区、书画+文创区,集中对西瓜的历史文化、种植技术、品种分类以及彭集街道的西瓜产品、文创周边等进行展示。
小西瓜成就大产业,目前,彭集街道共种植西瓜5000余亩,皮薄、瓤甜、汁多的彭集西瓜成为当地种植户致富增收的“金钥匙”。科技驱动、政府推动、品牌拉动,彭集街道将全面培树好彭集西瓜品牌,带领广大种植户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甜蜜路”。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8-8883222,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8-6991577,诚邀合作伙伴。